在白鶴灘偉大工程建設中,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廣大干部職工,協同參建各方,在三峽集團統一指揮下,歷經艱辛埋頭苦干實干、奮勇拼搏攻堅克難,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,6 月 28 日安全準點實現了首批機組投產發電,哈電電機自主研制的14號機組,成為全球首臺并網發電、全球首臺正式移交商運、全球首臺實現100萬千瓦滿負荷發電的水電機組。
習近平總書記致信表示祝賀,稱贊“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,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”。這是對包括哈電在內的所有參建者的極大鼓舞。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。哈電電機提高政治站位,在哈電集團的領導下,把學習貫徹落實賀信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,團結協作、攻堅克難,日前14號機組率先實現“首穩百日”。
為更好總結提煉白鶴灘經驗,凝聚精益求精、勇攀高峰、無私奉獻的強大精神力量,黨建工作部落實公司黨委部署,深入挖掘白鶴灘項目建設中的先進人物、典型事跡、優秀案例、成功經驗,激勵廣大職工全力做好后續各項工作,特開辟“在總書記賀信指引下”專欄,為2022年7月,白鶴灘電站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匯聚智慧和力量。
勇攀高峰的水輪發電機設計團隊
白鶴灘水電站被譽為國之重器、傳世精品。無數項關鍵技術的突破、一系列前無古人的科學成就,都離不開科學精神的支撐,在這個巔峰之作的背后,少不了經歷千辛萬苦、千難萬險、千錘百煉。
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哈電電機),就有這么一群人,他們參與了白鶴灘水輪發電機的設計,雖然平均年齡僅33歲,但他們技術實力過硬,有著豐富的項目施工設計經驗。他們以夢為馬、披星戴月、乘風破浪、不負韶華,把青春畫在圖紙上,把汗水灑電站中,他們就是產品設計部水輪發電機室的全體成員。
滿腔熱血付設計 萬眾一心鑄精品
白鶴灘項目是國家重點工程,是世界首個安裝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機組的電站,打造精品工程目標意義重大、影響深遠。受地理位置、海拔高度等多種因素影響,白鶴灘水輪發電機在設計細節上,與其它機組大有不同,對設計員來講,是一次“從零開始”的全新設計。
盡管困難重重,但水發室全體人員越是艱難越向前。他們突破了常規機組的設計思路和理念,反復研討和推敲設計方案,從打造精品機組的源頭做起,小到一個螺栓,大到整臺發電機,每一個結構、每一個部套,都凝結著水發室全體成員的汗水。

水輪發電機結構復雜,部套多、零件多,設計完成后出圖量也大。圖紙的繪制,是水輪發電機工程開始施工建設的第一?!翱圩印?,紙間方寸,寓意深遠;差之毫厘,謬以千里。即使是圖紙上一個尺寸不合理,一點表面光潔度不達標,也會導致整個水輪發電機組的裝配出現問題,甚至不能完成裝配。
如何扣好這一?!翱圩印?,是擺在水發室設計人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。對此,水發室黨員率先垂范,牽頭制定各種規范,主動設計校核該設備的主要部套圖紙。同時為落實“設計零疑點”要求,在重點部套出圖前,水發室都會召集相關技術和生產單位進行專題審查,先后共組織了20余次專題審查會。

“我們前期做了大量的技術準備工作,假設了許多可能出現的問題”。水輪發電機室主任喬照威這樣說,“沒有捷徑可走,我們有的,是多年來積累的設計經驗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,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過來的”。
水發室全體成員踏實肯干、精益求精、精誠團結,最終出色地完成了56個部套施工圖紙的設計工作。
金沙江岸展豪情 白鶴灘頭顯英雄
作為哈電電機的技術部門之一,產品設計部不僅負責著各類產品的設計工作,專業技術含量高,還需要經常與生產單位和業主進行對接,出差到工地服務。白鶴灘項目團隊成員周波、劉宇、宋洪占、柳梅、王宇、李文浩等,一大批水輪發電機設計人員,都曾到白鶴灘工地現場,參與設備的安裝和調試。
副主任設計師王宇在白鶴灘工地服務期間,曾遇到下導油擋切削推力頭外側環蓋的問題。問題多存在一秒,對機組運行的影響便會增加一分。抬頭看看表,王宇和哈電電機駐工地現場的人員已經連班到凌晨兩點多了,幾個人一商量,干脆不回駐地休息,一定要盡快找到解決方案。一次又一次,王宇出入高溫油擋內部查看,與現場人員反復研討,功夫不負有心人,終于確定了解決方案,圓滿解決了問題。
對于水發設計人來說,一次出差,就意味著3個多月的別離,水發設計人對家鄉的思念,如同候鳥,總在天色漸暗時來臨。他們知道,故鄉的黃昏里,西山日落,弦月初升,松花江岸邊的風,一定在這個時候吹起。但他們不知道,現在輕拂面龐的微風,是不是那個夾帶著親友的思念,從遙遠冰城生起的故鄉之風。
其實,與家鄉的“思念之風”相比,他們更熱愛著手中的這份工作。因為,它的美難以言說,就像春天里,看見花開遍野,就像疾雨后,看見七彩霓虹,在內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。
踏平坎坷成大道,斗罷艱險又出發。每一次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。白鶴灘水電站機組陸續并網發電,對于水發設計人員來說,更意味著站上一個個嶄新的起點。
質勝于華,行勝于言,產品設計部水輪發電機室全體人員正在以昂揚的姿態、自信的步伐,奔赴下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大江大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