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彥濱
哈電電機技術總監
哈電70年“突出貢獻人物”
王彥濱,1962年2月出生,哈電電機技術總監,現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大電機專委會委員、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、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機專業委員會調相機學組委員,黑龍江省專家庫專家,哈電集團技術專家。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他以我國汽輪發電機技術進步為己任,主持完成了多項火電重點產品的研制、產品改進、質量提升等工作。他主持完成的《自主創新型短路試驗發電機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,主持及參加的科研項目獲省部級二等獎以上8項。
始終站在汽輪發電機技術創新工作的前沿
王彥濱是哈電電機汽輪發電機專業技術的“領頭羊”。他創新能力卓越,學風正派踏實,以哈電汽輪發電機技術進步為己任,帶領汽輪發電機技術團隊為公司新產品開發、產品質量提升、技術進步及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1980年,走出校門的王彥濱懷著滿腔熱忱來到哈爾濱電機廠,成為一名技術工人。1985年,王彥濱以優異的成績從職工大學畢業,開始從事汽輪發電機設計工作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,他積極進取、勤于鉆研,快速獲取專業知識,積累工作經驗,成為汽發專業的技術骨干。憑借高超的專業技能、堅韌的拼搏精神和對公司的突出貢獻,王彥濱先后擔任了哈電電機汽輪發電機專業產品設計工程師、副總設計師、總專業師、副總工程師。他始終站在技術管理和技術創新工作的前沿,主持完成了哈電電機多項火電重點產品的研制、產品改進、質量提升等工作。
為應對多元化市場需求和同行業激烈競爭,在哈電電機的決策安排下,王彥濱主持了1000兆瓦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的國產化工作,他帶領團隊細致分析、縝密運籌,實現核心部件全部國產化,完成公司首臺百萬機組的自主研制,使公司火電產品容量成功跨越到百萬等級。
長期以來,王彥濱致力于公司產品質量的提高,積極投身產品質量改進提升工作中。他帶領相關人員,針對300兆瓦、600兆瓦等級汽輪發電機產品開展大量質量改進和質量攻關,定子鐵心和拉緊楔等常見質量問題的整改均取得實質性效果。
在面臨“急、難、險、重”工作任務時,王彥濱總是第一時間站在最前列。在盤山改造項目、高碑店搶修項目等難度大、時間緊、要求高的工作中,他率先垂范、不畏勞苦,帶領團隊成員完成了許多艱巨任務。
順應市場形勢,推動公司轉型升級,王彥濱帶領團隊向新產品領域開拓進取,積極主動與用戶聯絡、協調,組織開發世界首臺300兆乏大容量全空冷新型調相機產品。在調相機新產品的前期市場開發工作中,近兩年的時間他幾乎每周往返北京與哈爾濱之間,與用戶溝通,帶領調相機技術團隊充分發揮技術引領和主導作用,經過大量的仿真、計算、分析論證,攻克20余項技術難題,完成15萬字的專題報告,使空氣冷卻方式的調相機被國網公司所接受,并以技術標第一的成績成功斬獲首批8臺調相機訂單。
在王彥濱的帶領下,調相機技術團隊歷經兩年的時間,攻克了調相機暫態性能指標、定子端部固有頻率、轉子二倍頻、電磁、機械、剛強度等多項重大技術難題,克服各種困難和攻克多項技術難關。
新型空冷調相機制造難度大、精度要求高,為確保產品生產過程順利推進,王彥濱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調相機研制上。在調相機工廠型式試驗期間,為解決頂軸等問題以保證按時啟動試驗,他在試驗站連續工作,每天只睡4小時,在現場邊制定方案邊組織實施。
通過長期艱苦地工作,他帶領的團隊成功開發了被國網公司譽為“世界級產品”的300兆乏大容量全空冷新型調相機產品。目前首批調相機產品已在國網公司扎魯特換流站、錫盟換流站、酒泉換流站運行,性能指標和應用效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大大超出國網公司預期,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評價。調相機及工程應用榮獲中國機械聯合會科技進步特等獎;該產品的成功研制也為電機公司拓寬了產品線,開辟了新產品市場的灘頭陣地,率先占領新型調相機高地,增強了哈電品牌的綜合競爭力。
新產品空冷調相機取得巨大成功后,王彥濱沒有停下開拓創新的腳步。他帶領團隊又先后成功研制了適合高海拔的300兆乏II型調相機、100兆乏調相機、新能源配套的分布式調相機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作出了貢獻。
王彥濱的專業技能獲得了業界廣泛認可,他嚴謹務實、團結群眾的工作作風也得到職工的廣泛贊譽?,F在的他正率領團隊進行80萬燃機發電機、2公里試驗線直線電機、儲能電機、高容量密度永磁發電機的研發。
卓越成績源于創新務實,勇挑重擔皆因不忘使命。王彥濱始終牢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,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他著力培養新一代技術人員,將過硬的本領傳承下去,為實現創新強企的愿景而努力奮斗。
(作者:師富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