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慶河
哈電電機總經理助理
哈電70年“突出貢獻人物”
劉慶河,1963年7月生,哈電電機總經理助理,從事技術工作和項目管理(含售后服務)工作多年,參與研發了我國火電的主力機組200兆瓦、300兆瓦、 600兆瓦、超超臨界1000兆瓦、空冷50/60/135兆瓦汽輪發電機,多次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。他創新工作方法、建章立制,建立起一套適應公司發展、市場需求、特色鮮明的項目管理體系和售后服務體系,為公司市場開拓、項目管理、售后服務工作的規范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。
敏知篤行 守正創新
劉慶河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專業,博士學位。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,主要從事技術和項目管理等工作,先后任職公司副總經濟師兼項目管理部部長、公司總經理助理。
在3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,他致力于推動火電設計不斷邁上新的臺階,繼承并發揚企業獨特的項目管理文化,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法,建立起一套適應公司發展、滿足市場需求、富有自身特色的項目管理和售后服務體系。
火電設計的佼佼者
入職伊始,劉慶河以其扎實的學術基礎從事火電產品設計工作,擔任火電主力機型的主任設計師。他主持對發電機隔音刷架系統進行了重大改進,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檢修方便性;主持對發電機轉子通風系統進行的優化改進,實現了在國產汽輪發電機組上首次采用隱風斗式轉子進出風斗結構,不僅沿用至今,還推廣到各型號的汽輪發電機中,提高了產品性能。
1997年,劉慶河主持清河電廠全氫冷210兆瓦汽輪發電機的增容改造工作,該機組為公司首次研制,沒有可借鑒的資料,難度極大。他埋頭苦干,從產品設計到施工指導,歷時半年之久,終于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,使公司掌握了全氫冷機組定子的設計和制造技術。
1999年至2001年期間,劉慶河主持了300兆瓦、600兆瓦汽輪發電機的首次進相試驗研究,得出了氫冷機組進相試驗的一般規律,為指導火電機組的運行和更大容量機組的研制,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他主持開展轉子負序電流的研究,為轉子結構改進指明了方向。
2002年,劉慶河被任命為哈電電機副總設計師兼汽發分廠副廠長,主持了國家“863計劃”——超超臨界1000兆瓦汽輪發電機的研制工作,并擔任課題組長,同時主持了公司超超臨界1000兆瓦汽輪發電機的技術引進、商務談判、投標工作,為哈電電機贏得合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。
在他的參與和推動下,哈電電機火電產品研制水平日益精進,火電性能不斷提升,“大型汽輪發電機通風冷卻系統的優化”、“300兆瓦汽輪發電機轉子進風斗的改進”、“大型汽輪發電機絕緣狀態遠程監測與診斷系統 ”等技術成果,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,他參與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。
項目管理工作的探索者
21世紀初,哈電電機成立項目管理部,主要職能包含項目管理、技術服務、包裝發運、貨款回收等。劉慶河以發展的眼光研判未來趨勢,牽頭對項目管理體制進行改革,對項目經理的職責和分工進行調整,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參加國際項目管理師(PMP)認證并取得持續突破,項目管理人員資質首次得到國際認可,極大鼓舞了士氣。
他大力推進項目管理現代化和信息化,組織將項目、服務、貨款回收以及外部質量等信息全部上網,編制《項目信息周報》,為公司決策提供了依據。
2004年至2014年,劉慶河帶領項目管理部不斷探索和改進工作方式,為加強管理和服務的協同效應,打破項目管理與技術服務割裂的局面,以水電業務為依托,嘗試了“區域領導負責制”,將項目管理和技術服務有機銜接,掃除了原模式下存在的管理真空地帶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為哈電電機“項目制管理”打下了基礎。
2007年,全球爆發金融危機,劉慶河及時將風險識別和控制引入項目管理中。他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密集走訪客戶,調查存在的風險,為公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;組織成立項目風險控制小組、貨款回收風險控制小組,通過動態風險評估,有效規避了風險。
時至今日,劉慶河帶領探索出的項目管理模式,仍是集團內部企業在項目管理和售后服務方面的標桿,走在了集團相關工作的前沿。
用戶至上理念的傳承者
劉慶河始終堅持“追求用戶的滿足,滿足用戶的追求”的理念,提出“主動式服務”的模式,牽頭建立公司遠程服務信息系統,為用戶提供快速故障處理服務。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了大量水火電項目管理和技術服務工作,完成重大搶修、返修任務千余個,獲得用戶各類表彰千余項,為塑造良好企業形象做出了貢獻。
2018年,某電廠發生機組燒毀事故,用戶求助哈電電機。劉慶河設身處地為用戶想辦法、解難題,打破常規、快速供貨,按期完成了搶修,與業主單位結下深厚友誼。在搶修總結大會上,用戶領導深情“告白”,感謝哈電電機的真誠付出。
2021年,又一電廠發電機發生嚴重事故,劉慶河再次挑起重擔,組織項目談判和技術方案制定。面對艱難的搶修任務,他以強烈的責任心、高超的技能和極強的魄力,屢次在關鍵節點做出正確決策,凝聚了強大合力,推進搶修任務圓滿完成。用戶發來深情款款的感謝信——“雪中送炭,方顯真情可貴;濟人之急,更顯友情難得”,“哈電電機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戰斗詩篇,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珍藏”。
企業利益的捍衛者
站在公司的立場上,劉慶河堅定捍衛企業的利益和榮譽。水電出口成套項目,由于當地法律、項目管理習慣上的諸多差異,往往在簽訂合同時就預伏了風險和陷阱,而罰則又十分嚴苛,使商業糾紛更甚。
劉慶河帶領團隊成員,迎難而上,出色地解決了秘魯馬丘比丘“三明治”“組合軸承”等合同條款的困擾,完成合同條款修改工作。
經過幾年的摸索,他牽頭編制了《出口項目管理經驗文集》,為成套項目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參考。
充足的資金流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保障。主管項目管理工作以來,劉慶河始終站在貨款回收第一線。
2007年,國際金融危機后,貨款回收異常艱難。劉慶河帶領團隊,創新工作方法,實施“一人一表制”,將回款與風險管理、項目排產相結合,做到應收盡收。
2009至2010年,他帶領團隊創造了17臺600兆瓦級發電機質保金提前一年回收的成果,為企業提前回收資金超過4億元。任期內,實現了貨款回收全部超額完成的壯舉。
工作30多年來,劉慶河兢兢業業,勤勉務實,既有天馬行空的思維,又有腳踏實地的干勁兒。
回首過往的歲月,他真正做到了“干一個項目,樹一座豐碑,交一方朋友,留一段佳話”的美名。
業無止境毅當堅,男兒有求安得閑。多年來,數不清的成績串聯起劉慶河的奮斗之路,如今,他依然在技術、經營和項目管理的戰場上拼搏,為企業和發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。